正值春天,植物的生長不僅給大地帶來一份新綠,同時也喚醒了我們的味蕾,人們沿著春的足跡,到山野中尋找期待已久的美味——野菜。
我國自古就有食用野菜的習俗,哪些野菜是可以吃的?吃野菜有什么講究?本期少年派,帶大家了解這些“春日限定”美食。
香椿:葉香可啖
香椿芽以其濃郁的清香、柔嫩的質地和獨特的口感,誘人食欲,大詩人蘇東坡稱贊其“葉香可啖”。但人們一般吃的是香椿嫩芽,老了則會苦而無味。香椿芽的吃法很多,如香椿拌豆腐、椿芽炒肉、椿芽炒雞蛋、涼拌椿芽、油炸香椿等都別具風味。
食用香椿前,應當用開水焯過,以去除香椿中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。香椿中的亞硝酸鹽可以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,過量食用會引起嘔吐、頭暈等急性中毒反應;它還會在胃中與胺類物質反應生成亞硝胺,此類物質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。
薺菜:葉嫩根肥
在3000年前的《詩經(jīng)》中就有“誰謂荼苦,其甘如薺”的食用記載。薺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胡蘿卜素、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,其葉嫩根肥,烹制后口感柔嫩,味道鮮美。
食法多種多樣。民間諺語有“三月三,薺菜花兒上灶山”,南京、湖南等地也保留著“三月三,薺菜花煮雞蛋”的習俗。薺菜常被做成薺菜水餃、薺菜春卷等美食,端上我們的餐桌。
薺菜屬于十字花科,可入藥,《本草綱目》稱其為“護生草”,有利肝氣、明目、健胃消食功效??捎糜谥委煾哐獕骸⑻悄虿?、便秘、尿血等。薺菜雖好,但不可多吃?;加心考病彲?、熱感冒等病癥者或體弱者不宜食用,孕婦尤其要注意,過量食用薺菜可能引起流產(chǎn)或早產(chǎn)。
馬齒莧:肥厚多汁
馬齒莧是草本植物,肥厚多汁,生長在菜園、農(nóng)田、路旁,為田間常見雜草。馬齒莧性寒味酸,具有清熱解毒、潤腸通淋、活血消腫的功效,可被用作中藥材,還被稱為“長壽菜”。馬齒莧的做法很多,涼拌、炒煮、做餡料、做面食等均可。
馬齒莧富含草酸和鉀鹽。食用馬齒莧最好先浸泡半小時以上或水煮3分鐘,再烹調可有效減少草酸及鉀鹽的攝入量。如果短時間內食用大量馬齒莧,攝入過量的草酸及鉀鹽會造成急性腎損傷,尤其是平時就有腎病基礎的患者或者有其他代謝類疾病的人,吃太多馬齒莧甚至會帶來致命危險。
蕨菜:野菜之王
蕨菜又稱為拳頭菜、貓爪、龍頭菜。蕨菜是目前發(fā)現(xiàn)的世界上最早的陸生植物之一,被譽為“野菜之王”。它既能吃新鮮的,也能曬干了做菜吃,并且吃法多樣,炒著吃、涼拌著吃、煮火鍋都可以。
但近年來,關于“蕨菜致癌”的報道層出不窮。蕨菜的確含有一種名為“原蕨苷”的致癌物,但在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的評級中,原蕨苷為2B類致癌物,研究表明,其對實驗動物致癌性充分,對人類證據(jù)不足。而且,500g蕨菜中原蕨苷的含量僅為0.1g,偶爾吃一頓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。
如果想吃得放心,大家可以這樣做。首先去除嫩尖,因為蕨菜中的嫩尖原蕨苷含量高,建議吃的時候將這部分去掉;然后沸水焯煮。研究表明,原蕨苷可溶于水,高溫汆(cuān)燙后可以減少其含量;最后涼水抓洗。這樣可以將蕨菜析出的原蕨苷和苦味都清洗掉。
野菜雖然美味且有較高營養(yǎng)價值,但不可無所顧忌地大快朵頤。此外,路邊野菜不可以采摘,它們是呼吸著汽車尾氣長大的,可能重金屬含量超標,吃了反而有害健康。還有,不認識的野菜千萬不要挖,因為有些野菜是有毒的,食用后會危害生命健康。
記者 葉海燕 綜合紅網(wǎng)、科普中國
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(wǎng)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gillsautoservices.com/showinfo-108-348484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