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0日,故宮博物院院慶92周年之際,“發(fā)現·養(yǎng)心殿——主題數字體驗展”在故宮端門數字館全新亮相。
10月10日,故宮博物院院慶92周年之際,“發(fā)現·養(yǎng)心殿——主題數字體驗展”在故宮端門數字館全新亮相。圖為運用VR技術參觀養(yǎng)心殿。中新社記者杜洋 攝
端門數字館落成于2015年,是中國第一家將古代建筑、傳統(tǒng)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全數字化展廳。開館之際舉辦了“故宮是座博物館”的主題展覽,此次開放的第二個主題數字大展“發(fā)現·養(yǎng)心殿”通過大型高沉浸式投影屏幕、虛擬現實頭盔、體感捕捉設備、可觸摸屏等,觀眾可以走進虛擬世界中的養(yǎng)心殿,運用AI、VR、語音圖像識別等多種先進技術,實現與朝中重臣自由對話,全方位鑒賞珍貴文物,甚至還能去皇帝的后寢殿里溜達溜達。
注重開放性、多樣性、體驗性和互動性,是“發(fā)現·養(yǎng)心殿——主題數字體驗展”的一大亮點,也是全數字形態(tài)展覽的一大優(yōu)勢。
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中心副主任于壯介紹,故宮對VR技術的探索起步于2000年,十余年來積累了大量的故宮古建筑和文物三維數據。用這些準確而嚴謹的高精度數據結合交互技術,向觀眾完整、生動地傳遞了故宮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歷史風貌,“與以往單向被動式參觀的展覽不同,數字展更加注重探索和體驗,除設置了多種有趣的真人通關模式,更與觀眾手中的移動智能設備建立起關聯(lián),手機在這里不僅僅是一臺相機,更可以參與到多種有趣的交互環(huán)節(jié)中,讓線上與線下的聯(lián)通變得妙趣橫生。”
2015年底,故宮養(yǎng)心殿暫時關閉,開始進行百年來最全面的研究性保護修繕工作。作為最受觀眾歡迎的原狀陳列,不能親睹養(yǎng)心殿成為很多觀眾的遺憾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觀眾可以自主深度探索,從不同視角看到養(yǎng)心殿建筑很多難得一見的細節(jié),例如現場參觀養(yǎng)心殿時只可遠觀的藻井,以及金龍口銜的軒轅鏡,皆近在咫尺;更遑論位于養(yǎng)心殿藻井上方平臺所供奉的黃銅符牌,該符牌系雍正下令安置,其上文字漢藏合一,等閑旁人無緣得見,此次也清晰可見;數字技術甚至通過投影屏幕還原了“垂簾聽政”時兩宮皇太后的視角,透過黃紗所見所感等。
據悉,展覽將持續(xù)至11月30日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gillsautoservices.com/showinfo-33-151153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