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張結婚證,都見證了一段美好的愛情
開封市區(qū)東南的禹王臺公園里,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紅樓,張洪軍在這里辦了一座“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”。
“紅樓”有上下兩層,一共8個房間,里面擺滿了各個時期的結婚證。為了這些收藏,今年64歲的張洪軍花了數(shù)十年時間,和幾乎所有的積蓄。
“不經(jīng)過一番波折,兩個人走不到一起。無論貧富貴賤,結婚前都會有一紙婚書。”張洪軍說,在他的收藏中,由官方頒發(fā)的“結婚證”,最早出現(xiàn)于清乾隆年間。
他介紹,到了民國時期,結婚證有了彩色印刷的底版,多有“永結同心”等字樣,以及花朵、蝴蝶等圖案。上世紀50年代的結婚證,則有毛主席頭像及紅旗等元素。
他說,結婚證上“永結同心”、“白頭偕老”等字樣最多,鴛鴦、白頭翁、并蒂蓮等彩畫,也出現(xiàn)在制作考究的結婚證上。“每個時期的人,都對婚姻賦予最大的祝福。”其中不少結婚證見證的愛情,是銀婚、金婚和鉆石婚。
不過,在眾多結婚證中,他最珍惜的還是1974年的一張結婚證:新郎名叫張洪軍,新娘名叫余愛琴。
“希望人們都能來這兒看看,好好對待愛情。”張洪軍說,他曾在家里展出過這些結婚證,一面墻上至今仍寫滿參觀者的留言。“甜蜜的回憶,不忘初心。”看到這些結婚證,有人寫下這樣的感慨
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(wǎng)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(nèi)容。凡是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(zhuǎn)載,如需轉(zhuǎn)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gillsautoservices.com/showinfo-184-13127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